Q&A

常見問題

Copyright © Dahuan design. All Right Reserve.

所有室內設計常見問題

  • 1.一、前言+

    在第一次接觸室內設計的人來說,多會先上網搜尋室內設計流程相關文章,但是網路提供的眾多資訊,反而讓裝修新手不曉得該如何下手才好,在此將以淺白易懂的室內設計流程,提供室內設計新手更清楚的執行方式。

  • 2.二、前置階段-屋況及需求了解+

    在進行裝修之前,需要先了解房屋的狀況、個人需求及喜好,房子本身是屬於老屋、新成屋、預售屋還是毛胚屋?裝修改造的重點取決於屋況條件的不同。

    再來可以參考國內外室內設計網站或相關雜誌,將喜好的風格照片蒐集起來,會更有效率與設計師討論居家裝修的風格走向。

    再來就是房屋的格局以及生活機能需求,家庭的成員數、年齡、生活習慣,例如:喜歡烤蛋糕的女兒需要開放式廚房中島空間,爸爸需要獨立且安靜閱讀空間等,這類對生活上機能的需求,都會影響到空間格局的配置安排,透過量身打造的室內設計,讓居家裝修的成果,更符合個人化的需求。

  • 3.三、前置階段-預算及裝修費用+

    因上述生活機能需求的不同,在裝修費用上亦有所落差,與室內設計師討論出初步構想後,就能大致預估裝修費用,當然,事先了解市場的行情與多家比對,在預算及CP值上也會因個人的需求而有所差異,若預算有限亦需與設計師討論出裝修的主次順序及重點。

  • 4.四、前置階段-合適的設計師+

    通常透過親友介紹,可以取得一些室內設計師名單,但是經驗高低與風格走向,與個人喜好需求及預算限制,可能會有極大的落差,另外會更會建議先上經濟部、財政部網站查詢親友或網路推薦的設計公司是否有合法登記,也可利用斯法學院的資料檢索系統,確認該設計公司的負責人、主持設計師是否有過重大糾紛。
  • 5.五、設計階段-討論設計規劃+

    透過與設計師討論後,通常會取得平面圖或3D圖,做出成品演示及專業建議,在此可以看見個人的需求,是否可在現有的房屋條件中成立,在這個階段會有更完整的整體規劃如格局配置、建材選料、風格走向等,可以取得更接近完工的居家裝修費用,雙方確認定案並簽訂合約後,設計公司才會提供後續的施工圖面。

  • 6.六、設計階段-合約簽訂+

    在完成所有設計圖的繪製之後,需瞭解設計與施工是分開的兩份合約,可以再依圖估價一次,屋主可以選擇全權交由設計公司安排,或是另外找工班施工。

    另外也有設計跟工程在同一份合約的可能,但這種方式是建立在雙方充分的信任基礎,優點是可以依照屋主實際預算進行整體規劃,省去依圖估價在施工時可能需重新改圖的時間。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,都要親自確認合約條款是否合乎常理、內容完整、細節清楚,避免日後發生裝修糾紛。

  • 7.七、工程階段到完工-施工及監工+

    在施工上有許多流程,如保護、拆除、水電、空調、泥作、防水、油漆等等,屋主可以選擇要自行監工或委託設計師監工,不論是哪一種,都建議對施工流程及工程進度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,以免與工班產生不必要的誤解也是對專業的尊重,在施工過程中,若是有需要做設計變更,記得一定要確認清楚施工的圖片與正確的估價單,以保障三方的權益,避免糾紛。
  • 8.八、工程階段到完工-完工驗收+

    施工完成後,必須依照圖面,針對每個空間及工程逐一驗收,是否有全程依圖面施工?驗收通過後,才算完成裝修程序。如完工成果不如預期所想,需要將不通過項目逐條記錄,請設計師或工班改善,若問題未獲得解決,切勿急於訂同意書及支付尾款,以免房屋日後發生狀況,無處申請賠償。

    通常設計公司會給予一年的保固期,在成品非人為破壞的情況下損壞,設計師會依照合約內容中的保固責任,履行該有的作業。

  • 9.一、前言+

    「室內設計費用」依設計師本身經歷、知名度、所任公司規模以及室內設計難易度改變,事先收集喜歡的設計方向及元素,再請設計師大略估算。「裝潢費用」主要依建材與施工難易度而有所調整,同樣的設計風格,如預算不足大多會用調性差不多,但金額便宜許多的建材替代。至於「監工費」 一般為總工程款的5%~10%。

  • 10.二、室內設計費用+

    室內設計費用的計算大致上分成兩種,一種是依照實際規劃的「坪數」收取設計費用,如上述所提,因公司規模不同,每坪的收費平均為3000~10000元不等;另一種計算方式是設計費以總工程款來計算,前提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,行情約在5%~20%之間不等,特別注意,在洽談時雙方須對此達成共識。3D平面圖的部分(如下示意圖),設計公司會額外收費,一張約5000元~8000元不等,依個人需求去做斟酌是否必要。

    如遇不收設計費與監工費的設計公司,那這兩者的費用可能已經分散到工程費裡,因此必須確認清楚報價單的工程項目與收費金額。

  • 11.三、裝潢費用+

    裝潢費用以選用的建材、數量及施工項目做報價,如下圖範例。對於一般民眾,其專業度與複雜度較高,合約書內報價單必須清楚了解細節以及確認項目金額,因此建議預留依些時間多方比較去了解市場行情。

  • 12.四、監造費+

    如委託設計師監造,才會有監造費用,較常見的收費是以總工程款的5%~10%計算,依照設計公司而有所不同;另一種情況是,設計與工程都統一給設計公司承包,監造費就會包含在工程費用之中。

  • 13.一、前言+

    居家裝修的費用會依照房屋狀況、屋主需求及選用的建材還有施工工法的複雜度而有費用的差異,在事前了解居家裝修的細節,將費用花在刀口上,避免裝修可能產生的糾紛更可避免預算加重負擔,此外釐清個人的需求,可以讓設計師提供更精準的預算。

  • 14.二、裝潢費用-預算總價-+

    依照房屋條件,是新成屋、毛胚屋還是中古屋?裝修重點大有不同,如果購買的是預售屋,可以利用「客戶需求變更」的方式,省下日後調整格局或重拉管線的費用,讓預算更有彈性的運用;新成屋如果想精省預算,建議在購買房屋之前,注意格局及動線是否與實際需求相符合,將「生活機能提升」及「風格塑造」作為裝修的主要重點。而高屋齡的房屋屋況往往較差,管線、防水、水土、抓漏等基礎工程項目相對地會提高裝修費用。
  • 15.三、裝潢費用-妥善分配裝潢預算-+

    了解房屋的基礎條件後,取得初步裝修預算,可將預算配置的重點分三大類進行:「基礎工程」、「裝潢工程」、「裝飾工程」,依屋況條件與個人機能需求的不同分配比重。舉例老屋翻新,因考量居家安全與使用年限的延長,首重在整頓基礎工程,所以會建議先將預算比重放在基礎工程,再進一步考量生活的機能及風格調性。
  • 16.四、裝潢費用-妥善分配優先順序-+

    若裝修費用十分有限,建議做整體的重新評估考量,列出優先順序,將最重要的生活機能往前擺,才能完成預算內最符合CP值的房屋室內裝修,另外在設計規劃的初期,明確地將自己的想法與設計師、工班討論,避免日後因設計變更產生額外的費用,導致預算爆表的可能。

  • 17.一、前言+

    裝潢完成前多久要找室內設計師呢?以30~40坪的新成屋舉例,因屋況、需求、預算不同,整個工程時間的長短也會有所不同,其中以溝通最為耗費時間,如不提前規劃,設計師也無法憑空想像你的處境,也無法進一步滿足你的設計需求。

    可以提前規劃與準備的功課有:檢視屋況、告知預算、了解生活需求、風格及收納條件等,為了將腦海中畫面更直接傳達給設計師,可以將規劃羅列成清單,並附上範例圖片或手繪圖,帶到到現場與設計師討論。當設計師快速掌握你的需求,雙方皆能節省不少溝通時間。

  • 18.二、室內設計風格+

    首先屋主可以將自己嚮往的生活具體化列出,搭配愛好的材質(如黑紋白色大理石、水泥漆、木頭、棉麻等)和自己平日的穿搭風格,搜尋一些室內設計案例或裝修圖,輔助設計師了解風格方向的定位。

  • 19.三、屋況+

    以下舉例不同屋況的裝修重點:

    預售屋 — 需注意「客變」時間,才不會影響整體工程進度,建商通知「可客變」到「截止日」約為2~3個月,時間較為緊迫,建議提前找設計師進行空間規劃,除了可以針對格局、建材、設備及水電配置做更改 ,也大大節省成屋後拆除或重新裝潢的成本。

    新成屋 — 屋齡5年以下,詢問建商交屋前可否先丈量空間與告知丈量時間。

    中古屋 — 屋齡5~20年

    老屋 ­— 屋齡20~30年以上
    中古屋及老屋,常見問題不外乎結構是否安全、水電管路是否要換新、是否有漏水、壁癌等問題,再來還有格局相關的問題,包含陽台如何使用,整體格局如過於狹長,導致採光不佳,走道空間與動線的規劃利用等。
     

  • 20.四、家庭成員+

    成員數量與格局密切相關,單身與新婚隔間不需太多,但新婚需將未來若有小孩的空間也考量進去。有長者及小孩的家庭則可以將孝親房及小孩房加入空間規劃,甚至寵物活動空間都是考量重點。此外,視長者的健康狀況與否,還需做無障礙空間設計。

  • 21.五、居住習慣+

    生活習慣與需求則會影響格局裡每個空間的大小配置,喜歡熱鬧與社交,公領域就需有容納賓客的大小,喜歡收藏則可設置展示櫃,像大多數女孩子擁有大量衣物即可設置更衣室,每個空間針對每位成員的喜好設計出相對應的所需的機能,能讓家更符合實際居住需求。

    以下有每個空間大致上的機能配置,可以需求進行項目增減,讓裝修需求更具體完整。先行告知設計師預計的入住時間與裝修項目清單,讓設計師評估是否能如期完工。

    玄關
    ○衣帽間 ○鞋櫃 ○穿鞋椅 ○全身鏡 ○抽屜櫃 ○藏品展示 ○隔屏

    客廳
    ○開放式設計 ○視聽設備 ○影音機櫃 ○日常收納 ○吧檯 ○藏品陳示

    餐廳
    ○最多容納人數 ○開放式設計 ○中島 ○餐邊櫃 ○電器櫃 ○茶水櫃 ○餐具櫃 ○零食櫃 ○吧檯 ○藏品陳示

    廚房
    ○開放式設計 ○中島 ○一字型廚具 ○L字型廚具 ○U字型廚具 ○ㄇ字型廚具 ○下廚頻率 ○輕食區 ○熱炒區 ○吧檯 ○電器櫃 ○茶水櫃 ○餐瓷碗筷 ○鍋具 ○調味品 ○料理用具 ○清潔用品 ○零食櫃

    臥室
    ○衣物量 ○化妝品 ○更衣室 ○書籍雜誌 ○藏品陳示 ○視聽設備 ○收納 ○書桌 ○書房 ○衛浴

    孝親房
    ○衣物量 ○書籍雜誌 ○藏品展示 ○視聽設備 ○收納量體 ○書桌 ○衛浴

    衛浴
    ○乾溼分離 ○五合一多功能浴室暖風機 ○泡澡浴缸 ○清潔用品 ○換洗衣物 ○化妝鏡 ○洗衣曬衣 ○吹風機、除霧鏡等插頭 ○儲藏間 ○雜物收納盒

    書房
    ○多功能設計 ○開放式設計 ○書籍雜誌 ○視聽設備 ○電腦網路 ○收納量體 ○藏品陳示

是否來電洽詢
是否Line線上諮詢
是否Facebook線上諮詢